未分類

營業週期 (operating cycle)

營業週期 (operating cycle),指的是

企業在正常營運活動中,
投入現金購買存貨,將之售出變成應收帳款,
再將應收帳款變現,所需的平均時間

 
也就是

營業週期 = 存貨週轉天數 +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

 
為評估企業資產管理,極具意義的財務指標。
 
 

 
[註]: 部分服務業之營業週期,為兩步驟 (提供服務、收取現金)。
 


 

存貨週轉天數
(inventory turnover in days)

 
存貨週轉天數 (inventory turnover in days)
又稱為存貨銷售平均天數,
為計算存貨每週轉 (or 銷售)一次,平均所需的天數
 
公式:

存貨週轉天數 = 360 (or 365 天) / 存貨週轉率

 

存貨週轉率 (翻桌率)
(inventory turnover in times)

翻桌率 (換桌率) 的概念:
「在一段用餐時間內,一桌可以換幾組客人」。
 
想當然,客人換越多越賺錢囉~
 
存貨週轉率也是相同意義,
指「在一年內,平均存貨出售的次數」。
 
用於顯示:

銷售能力之高低 及 企業管理存貨的能力

 
公式:

存貨週轉率 = 銷貨成本 / 平均存貨

 
存貨周轉率越高代表存貨銷售越順暢,反之
 
 
存貨週轉率,通常越高越好,
多用於比較公司歷年趨勢、同業平均水準。
並不能直接做為,資產規模的指標
 
譬如:
「便利商店 通常存貨週轉率 遠大於 造船業,
但不表示 便利商店 收入高於 造船業。」
 
其中:
銷貨成本 (Cost of goods sold) ,為一費損會計科目,
是與商品製造販售直接相關的成本,而其他的成本則歸類於營運成本
 
存貨,通常是以『成本基礎』而非『市價』,編列在資產負債表中,
平均存貨,則通常指:

平均存貨 = (期初存貨 + 期末存貨) / 2

 


 

應收帳款週轉天數
(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in days)

 
判斷企業應收帳款的品質,關鍵在於:

評估其流動性 和 發生呆帳的可能性

 
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(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in days) ,是指:
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,至回收現金的平均天數。
 
公式:

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= 360 (or 365 天) / 應收帳款週轉率

 

應收帳款週轉率 (翻桌率)
(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in times)

指「在一年內,產生並收回應收帳款的平均次數」。
用於衡量:

現今回收速度、公司信用政策

 
公式:

應收帳款週轉率 = 賒銷淨額 / 平均應收帳款淨額

 
只有『賒銷』,才會產生應收帳款,
應收帳款週轉率越高
代表企業的徵信與授信政策較為嚴謹,也可能是收款越有效率,反之。
 


 

營業週期 (operating cycle) 總結

營業週期越短,通常其商品毛利較低,買賣進出頻繁,
表示該公司資產的運用越有效率,資金的流動較快。
 
反之,營業週期較長者,由於資金的流動較慢,
往往要求之產品溢價或銷售毛利較高
才能有效彌補其較高的資金成本。
 
不論從『存貨管理』或是『授信政策』著手,
都能提高企業經營效率,進而增加獲利🤑。
 
 

作者: 鄭中勝
喜愛音樂,但不知為何總在打程式 ? 期許能重新審視、整理自身所學,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發表迴響